新增信贷超预期,企业信贷需求扩张。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13万亿元,同比多增4000 亿元,超市场预期。企业贷款同比多增4489 亿元,成为最大亮点。其中企业短贷需求旺盛,主要与基建项目集中开工、金融机构响应纾困政策有关。企业中长贷在高基数压力下实现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专项债对于配套资金的撬动效应增强。其他分项上,居民信贷需求仍较低迷,短贷受制于疫情,居民消费受阻,中长贷仍受房贷拖累。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712 亿元,成最大支撑项,反映出当前信贷结构仍待优化,银行借助票据冲量来填充信贷规模。 政府债发力、非标拖累缓解,社融大幅增长。3 月新增社融规模4.65 万亿元,同比多增1.27 万亿,大超市场预期。结构上呈现信贷扩张、政府债发力、非标拖累缓解的显著特征。社融存量同比10.6%,较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增速创下2021 年8 月以来新高。3 月末国常会上总理对专项债做出最新部署,提前批额度5 月底前发行完毕,9 月底前发行完毕。按照这一节奏,政府债发力窗口集中在上半年,随后对社融拉动效应趋于减弱,下半年将面临2021 年发行后置的高基数压力。 居民储蓄率上升,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央行调查问卷显示,一季度城镇储户更多储蓄占比达54.7%,较去年同期高出5.6 个百分点。3 月份M2 增速9.7%,边际上行0.5 个百分点,印证了居民储蓄率的提升。M1 增速4.7%,与上月持平,M2-M1 增速剪刀差扩大,显示出疫情冲击下居民消费活动受限,投资情绪有所降温,资金活跃度偏弱。从存款端来看,财政存款同比多减3571 亿元,支出力度明显加大。 为什么我们坚定看好宽信用?第一,根据我们构建的信用周期指数,今年前三季度都将处于信用扩张期。我国完整的信用周期大约持续三年左右,本轮周期开启的信号是2021 年8 月的央行信贷座谈会,10 月起数据明显改善。第二,宽信用是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发力点。考察央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抉择,降息面临美联储加息和汇率贬值压力开始显现的现实约束;降准可以期待,但若降准,将伴随MLF 净回笼;结合政策面“扩大新增贷款规模”的明确表态,宽信用是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发力点。第三,社融增速高点预计出现在三季度,达11.2%。全年增速预计为11%,对应新增社融约为35 万亿,比名义GDP 增速略高但基本匹配。 风险因素:疫情再度恶化,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信达证券) 文章来源:信达证券加速器下载 https://www.leigod.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