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号 https://www.45qun.com 2021年9月4日15:00,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与《化石记》主编张向东、央视主持人史小诺将做客北京SKP 4F SKP RENDEZ-VOUS,现场与大家分享科学家发现的最早的热河生物群与燕辽生物群哺乳动物化石、神秘的飞行爬行动物翼龙、身披羽毛会爬树的恐龙,最早的鸟类化石以及被子植物(有花植物)以及一亿多年前鸟语花香的侏罗纪到白垩纪乐园的发现研究过程。 在科学家与公众的对话现场北京SKP RENDEZ-VOUS,将展示由北京济赞堂和朝阳化石谷提供的十余种精品化石原件,据悉这十余种化石原件中包括号称“世界上第一朵花”的辽宁古果化石和研究成果位列“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评选之首的“李氏掠源兽”化石等,也包括目前发现的生存年代最早的带羽毛恐龙堪为“第一只鸟”的赫氏近鸟龙,现场展出的化石具体如下: 1、辽宁古果Archaefructus liaoningensis 产于辽宁朝阳北票市晚侏罗—早白垩世地层,比以往发现的被子植物早1500万年,被誉为“地球上第一朵花”!为全世界有花植物起源于辽宁西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北票辽蝉 Liaocossus beipiaoensis 产于辽宁朝阳北票市晚侏罗—早白垩世地层,后在朝阳地区多有发现。古婵科,与胡氏辽蝉应该是中生代舞台上的“二重唱”组合,与现生蝉类具有传承关系。 3、三燕丽蟾Callobatrachus sanyanensis 产于辽宁朝阳北票市早白垩世地层。“三燕”取自朝阳古地名,“丽蟾”意思是美丽的蟾。三燕丽蟾是亚洲首次发现的无尾两栖类中最原始的盘舌蟾类化石,表明恐龙时代无尾两栖类就已在我国演化。 4、奇异环足虾 Cricoidoscelosus aethus 广泛发现于辽宁朝阳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属淡水小龙虾化石,它是热河生物群中一类较大型的无脊椎类节肢动物,可能是现生小龙虾的祖先类型。 5、潘氏北票鲟 Beipiaosteus pani 产于辽宁北票等地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内骨骼全为软骨质,外骨(鳞片)退化,鱼体无鳞,与狼鳍鱼共生。它的发现和研究,标志着中国鲟类化石研究的开始。 6、李氏源掠兽Lee GenusPredator Omnibus 产于辽宁北票早白垩世地层。听骨和齿骨分离并高度分化,是哺乳动物与爬行类的重要差别。两种器官的分离过程一直缺乏化石证据。此标本展现了两个模块在基干兽类中演化分离节点的表型特征。研究成果位列“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评选之首。 李氏源掠兽化石复原图以及生态复原场景 7、辽西鄂尔多斯龟Ordosemys liaoxiensis 产于辽宁北票市早白垩世地层。该龟类一直被以辽西满洲龟的名称广泛引用,最新的研究将其置于鄂尔多斯龟属之下。中等大小,头骨短宽而扁平,尾较长。适应于淡水湖泊或河流生活。 8、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产于辽宁朝阳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地层。体长多在1~2 m、两足行走、以植物为食的原始角龙类恐龙。其最显著的特征为头骨短高,因吻部钩曲似鹦鹉的喙而得名。 鹦鹉嘴龙复原图 9、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 产于辽宁省建昌县晚侏罗世地层,后在辽宁北票等地也有发现。赫氏近鸟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并提出了兽脚类恐龙分异的时间框架新假说,它的生存年代比德国的始祖鸟以及辽西著名的“中华龙鸟”还要久远,堪为真正的“第一只鸟”。 赫氏近鸟龙复原图 10、步氏始反鸟 Eoenantiornis buhleri 产于辽宁北票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因其肩胛骨和乌喙骨的连接方式与今鸟的正好相反而得名。始反鸟略大于其他早白垩世反鸟类,表明身体缩小的趋势在反鸟类进化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据悉,部分展品曾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以及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展出,这次展出是这批精品化石在文艺气息浓厚的“文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首次展出。SKP RENDEZ-VOUS是北京SKP在馆内打造的一处包含新概念书店、时尚创意西餐、生活好物、艺术展演与文化沙龙的跨界组合。作为一个与文化、艺术、设计、以及生活方式相遇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及综合性的内容平台,SKP RENDEZ-VOUS为读者与观众源源不断地带来全新的艺术展览、文化现场、学术对谈、影像放映、短视频节目,以及一系列激发灵感的体验。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