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速腾信息网 2022-01-25 450 10

关注:南京有钱人为何集体“消失”?

玻璃钢的化粪池一立方价格 http://www.boligang-huafenchi.com/jiage/

1

“南京有钱人太多,德基的奢侈品卖疯了!”

“年底了,裁人的裁人、降薪的降薪!”

受环境影响,一个人会深陷“信息茧房”,南京有钱的会觉得大家都在买豪宅、买奢侈品,都在想着如何搞钱、开拓新领域,而普通人,却在计较午餐能拼一个优惠券。

客观来说,这两种情况都存在。

6.4万一平的河西中国府清盘时,没摇到号的创业达人黯然失望:我就想在河西青奥这边有套房!

而南京江宁一个楼盘,房价2万出头,报名仅个位数。

那么,南京的高净值家庭(所谓有钱人)到底怎样?在全国是怎样的存在?为什么,德基奢侈品卖疯了,却同时有南京有钱人不多的说法?

这篇文章,带你用“数据+逻辑”,告诉你真实的南京有钱人分布!

2

好了。

其实,身边的现象、感觉、隔壁邻居,这些感性认知之外,我们参看理性数据。

最新的胡润排行榜做了一个概念划分:

(1)国内600万人民币净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501户;

(2)1000万人民币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202户,其中,拥有千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剔除自住住房和流动性净资产之后的部分;

(3)亿元家庭净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3万户;

(4)百亿净资产家庭,全国共1250户。千亿级的,60户。

最具意义的是1000万净资产“高净值家庭”分布,整个中国有202万户。

其中北京最多,达到29.4万户,上海25.5万户,前20城市中,最少的成都为1.65万户。

而南京呢?

1.79万户,与之对比,杭州4.82万户,苏州2.49万户,无锡1.78万户。所以,难怪很多人会有疑问:排行榜中,为什么南京有钱人,集体消失?

职业构成因素中,高净值家庭今年有变化,企业主60%,高管金领20%,其次是股票投资者10%(上升),房产投资者10%。

炒房比例其实有下降趋势,炒股的上来了!

1000万级,在南京是怎样一种理解?

房产较为直观。

以高房价成片聚集的南京河西而言,相当于一套中国府、万科翡翠滨江、滨江ONE、海玥花园,当然,金茂府、璞境、荣盛江天瓴筑、仁恒江湾世纪等业主都会达到。

二手次新而言,如湾3、湾4、华新城、海玥名都等大户型的家庭,河西南正荣润峯、正荣紫阙、五矿崇文金城、朗诗熙华府等大户型家庭,再加上江心洲岛北众多叠墅等改善房源,这些总价都在1000万以上。

这些房产,大多8成首付居多。而且有一点,买这些房子的,一般也不是唯一一套。算下来,家庭净资产可以是“1000万级净资产”。

以户数而言,河西改善房源(千万总价),至少8000套以上。

这是河西的千万级房产分布。

再算上南京主城,类似万科安品园舍、泰禾南京院子,中海凤凰熙岸、今朝天下、长9等大平层或别墅,城东钟山高尔夫、帝豪、高科紫微堂等别墅或大平层、江宁/江北别墅,千万级以上的,至少8000多套。

前段时间,金茂府开盘。面积段190㎡/230㎡,基本上都在1000万以上,且8成首付,这些家庭无疑也都是南京“高净值家庭”。

所以,按最保守预估,千万级房产,南京就差不多1.6万套了!

尽管,不乏其中部分家庭,仅一套房,或房子里有大量负债,但整体上,住千万级房子的家庭,净资产超1000万是大概率。

因此,胡润这里统计的南京1000万“高净值家庭”1.79万户,也仅仅是一个参考这里。

思考一下,南京高净值家庭的财富体现形式到底是如何?而且,南京的有钱人是不是很不太行?还有,南京房价与上海、深圳、杭州等相比,多年不涨,也影响了“净资产”,所以……

全国排名这么落后?

3

的确有人说,南京有钱人比较少,但也有人认为,南京人其实很富,但不显山不显水。平时开着保时捷吃路边摊,一买房随便刷卡上千万。

这些说法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也不是没道理!

通常,南京中产家庭,持有房产是多数,而富豪级(亿级)还持有股权股票、银行理财、信托、保险和其他投资等,较为多元化。

其实,南京的高净值家庭相对城市经济排名,有落差:

南京GDP排名,全国第10;南京高净值家庭排名,全国第14(剔除香港台北)。

显而易见,南京有钱的家庭净资产落后于城市经济体量,与广东、浙江城市相比,经济体量与“民富”不完全对等,俗称的“长骨头不长肉”。

南京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前列几乎清一色国企。当然,国企优点是稳定持重,但作为一个城市,民营经济不特别突出,创富能力也就相对有限了。

与苏南、浙江、广东相比,南京的体制因素确实较重,这也有利有弊。民营公司活力不够,无法生产大批富豪、高管群体。这也直接导致南京的富豪群体,比如10亿级、亿级相对苏州杭州肯定要少一些。

这从豪宅数量、品质、成交上也能看出来。

杭州10多万以上的改善小区达到90多个,苏州有20多个,而南京10万级小区(非老破小学区房),不超过10个。

而从超级跑车、奢级酒店、豪华公寓等消费品上,也同样能显示这点。

其中,还有产业因素,南京民用品制造业相对发展一般,这与土地指标、产业等相关,但客观结果就是导致提供的制造业岗位较少,其实相对于高级人才,硕博研究生等,这种才是“净增人口”的大头。

这是城市人口规模层级,2010~2020,仅在长三角内,南京远远落后于杭州、苏州、合肥,还落后于宁波、金华,排名第7。而且,杭州、合肥的人口增长势头确实很厉害——200万、300多万的增量、

南京仅131万,思之恐极!

人口规模,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城市的内部市场规模。

一般而言,一家本土企业兴起,先是从城市做起来,吃本地市场,如果这个体量、规模不够,那就无法孕育出巨头,与其他城市的同行相互竞争。因此,城市创造财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于公司崛起的“第一桶金”。

由此,我们得出南京城的一个判断特点:与同档城市纷纷破1000万人口规模相比,南京的人口规模较小,民营经济不突出、制造业也不突出。

但南京什么突出呢?

我总结一下:大学高校、科研所、国企等较为密集突出,这就带来了一个现象,南京的学历浓度比如万人大学本科比例,南京在全国一直是数一数二(和北京同档),远高于上海、深圳、苏州、杭州等。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制造业发达,民营经济发达,而南京是学历含金量较高的院校科研国企等突出,因此,招聘的岗位数量不多,但个个对学历要求高。

所以,重要的结论就出来了,因为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小,同时,高校大学科研所国企需要的高学历人才占比较高,所以,数量是劣势,但单个个体是优势。

2个后果:(1)很难孕育出行业巨头、领袖级企业、标杆公司;(2)严谨稳重有余,活力、时尚、开创性不足。

这也导致,仅凭南京的国企、大学、科研所,可以大量生产20多万、30多万、40多万年薪的中产,但无法诞生大批超级富豪、富豪以及超中产家庭。

不要说北京深圳上海、杭州、苏州了,哪怕宁波、佛山、东莞、温州,民营公司、创业企业太多了,我们平时去苏锡常的县级市,比如常熟、张家港、昆山、江阴、宜兴、溧阳等,即便是小乡镇,也不可小觑富豪数量。

举个栗子,宜兴下面的乡镇,阳羡溪山项目,有山有水,房价2万多一平,几百平别墅,即便在楼市下行的现在,也卖得呼呼的。

▲宜兴的雅达阳羡溪山

这在南京,几乎不可理喻!

你可以想象一下,就相当于在南京淳化,房价卖到6万/㎡这么夸张,关键是还卖得很好,宜兴当地富豪是一套一套、呼朋唤友的买入!

财富的人口结构,南京与苏南、浙江、广东很多城市的确非常不同。

因此“高净值家庭”排名上,南京落后于上述城市,甚至宁波温州东莞佛山等,这也有一定的背后合理逻辑。

而且,众所周知,南京的4家、5家民营大巨头,集体的同时不行!

南京人,是不是很气馁?

4

其实,也不是这么简单。

同样,我们看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省会城市,哪怕成都西安武汉等都是所在省里面首位度一哥,其实“高净值家庭”也不怎么样!

除了天津、重庆,大部分省会还不如南京。

说到底,这就是体制、国企因素占比高的城市共同特点。你让国企领导和中层们,身价几千万?你让局长、处长、科长,身价几千万或几个亿?

不排除个别,但整体上,体制收入是中上,但绝不可能全部是“高净值家庭”。

不得不承认这点:真能创富的城市,一定是民营经济活力好的城市。

好,那南京能不能创富?

公允的说,南京创亿万富翁的能力一般,但创造中产家庭的能力很强。

现就不说南京的民营巨头,纷纷破败倒下。肉眼可见南京的稳重、保守氛围,的确不大可能允许过于放肆、大胆、冒险精神,大家更看重的是级别、层级、权威感。

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参观交流,是要看身份的,是厅局级单位,还是处级单位,接待的标准、档次跟着不同。

但客观上,南京有人文文化和科技创造两个硬核实力,有大量细分领域的小巨头,有大量ToB行业公司,这就保证了“南京的下限很高”。

而且,的确创造了大量中产家庭。

一个体制内的老师医生公务员,一个国企员工,构成了南京的基本盘,收入倒未必很多,但10来万20多万不难,三四十万也很普遍。

何况,南京在金融、智能电力、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媒体等方面有传统优势,很多公司的中层收入是不低的,五六十万甚至大几十万相当常见。

当然,南京动辄几百万年薪,这也的确很少。

举个例子,南京、杭州对比,杭州典型企业是几个大老板,十多个高管,几十个中层干部,几百个几千个人员。而南京是科研所几十个领导,几百个技术人员。

同样,这决定了杭州的房价梯度是2~15万/㎡,既满足富豪,也满足刚需。而南京几乎是2~7万/㎡,之间的房价区间度狭窄。弊端是:南京的企业家、人才都不太满意高端房产的质量,而南京的刚需年轻人也不太满意房价。

因此,南京的两头都很累。

那么,关于南京的结论,与杭州苏州(两头粗,中间也较粗)不同,南京就是这样一座金字塔,两头小、中间粗:

底层:制造业一般,低收入群体占比不高;中层:高校院所国企体制单位和上市公司,中产较多;高层:民营公司一般,富豪群体数量也较少。

因此,仅仅一个“高净值家庭”的城市排名及分布,其实能读出来的东西是很多的。富豪/中产家庭的不同分布,背后的深层逻辑是城市产业结构与性质。

其实,南京是吃亏的!

5

在于,大家都说南京体制化、官僚化。

其实,南京的体制和官僚气息难道比山东、比如武汉西安郑州沈阳长春合肥都差吗?

真不至于,比内陆省会城市还是要“开明”、“开放”。

但,拿南京和合肥武汉西安长春比?

不对!

往往是拿南京和长三角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做对比,与这些本来就很富庶、文化上也偏海派的城市相比,南京的体制化色彩就显得突兀了!突出了!

在沿海开放城市中,稍微体制化一点,就格外明显。南京吃了这亏。

而一个真实的南京,其实也在往开明开放、文明包容的路径上不断发展着,所谓的体制化,保留严谨有序气质的同时,又留出民营经济、个体活力的空间,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城市基石有力,又能天花板打开,这样的南京,其实后劲是相当足的。这比很多网红城市要多“沉稳”,比纯内陆体制城市又多了“高度”与“包容”,理论上,就像南京的地理地位一样,“又东又西,又南又北”,无疑是枢纽核心意义。那么,未来南京,能孕育大量中产,同时又提供创富赛道,供所有心有梦想的人才去蹦跳!

所以,南京主政者特意强调: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包容和成就年轻人,不断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南京有钱人,并没有在排行榜消失……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速腾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速腾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