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有8名在邓小平领导下掌管中共第二代领导权、在中央拥有实际决策权的中共党员,他们被称为“治国八老”,同时也是资深的政治家和军事人员。 事实上,这些元老大部分当时并没有担任最高职位,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并不亚于那些正式担任党政最高职位的领导人,比如邓颖超,她为妇女解放事业倾尽一生,深受人们的爱戴。然而,周总理反对让她担任人大副委员长,这是为什么呢? 志同道合的爱人 邓颖超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不幸离世了,母亲一人将她拉扯大,小小年纪的邓颖超就有了独立自强的意识。在学校上学的她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经常参加一些青年运动。 后来在五四运动中,她和周总理第一次相遇,作为队长的两个人在交流的过程中,意识到彼此有着共同的信念,因此成为了好朋友。 久而久之,周总理发现眼前这个女孩性格开朗,思想进步,深深被她吸引。在邓颖超心中,面前这个英俊潇洒的周总理学识渊博,谈吐优雅,很有魅力。一来二去,两人互生情愫,但是彼此都没有戳破这层窗户纸。 没过多久周总理去欧洲留学,就此告别了邓颖超,不过二人并没有断绝联系,经常通过书信往来,分享各自的生活趣事。在周总理离开的那段时间,邓颖超积极入党,成为一名模范党员代表,带领天津妇女进行解放运动。 周总理担任青年团支部书记,但是两人在信中都没有提及自己的党员身份。虽然两人异地相隔,但是却心心相印,各自坚守着心中的信念。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两个人在一次会议上再次相遇,才得知彼此党员身份。 随着时光的流逝,两个人感情更加深厚,因为一张表白的明信片两人最终确定了关系,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 互相鼓励互相扶持 周总理和邓颖超结婚后拥有了人人羡慕的幸福时光,然而革命并未成功,表现出彩的二人各自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后来周总理被安排到瑞金担任负责人,邓颖超却选择在背后默默支持他。 后来邓颖超带病踏上长征路,为了不拖丈夫的后腿,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热心帮助别人。长征结束后,他回到延安学习进步思想,夜以继日为妇女解放工作而努力。她鼓励全国妇女要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权利,向人们宣传新思想,抛弃旧观念。 周总理的“反对” 新中国成立,邓颖超成为全国妇联副主席以及保卫儿童委员会副主席,和周总理在不同的岗位上继续为人民奋斗。周总理当时管理中央内部人事调配,他始终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一些为祖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比如让傅作义将军担任水利部部长。 对那些开国元老的夫人,周总理也做出了合理的安排,安排冯玉祥夫人担任卫生部部长。然而他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将自己的妻子安排在何处,毕竟“举亲避嫌”,最后周总理决定不给邓颖超安排任何政府要职。 对于周总理的安排,邓颖超并没有任何意见,然而张治中和邓颖超的战友对这个安排却很“不满意”,纷纷前来为她“打抱不平”,却被周总理一一劝退。 即使在不起眼的岗位上,邓颖超也依旧兢兢业业,毫无怨言。1975年,邓颖超凭借自己的“丰功伟绩”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的候选人之一,但是周总理却极力反对,将她的名字在候选人的名单中划去。 在此后八年时间里,邓颖超始终在解放妇女和保护儿童的事业上奋斗。后来周总理逝世,伤心欲绝的邓颖超每日以泪洗面,但是一想到那些山区的女人和孩子还没有脱离苦海,还需要她的帮助时,她重新振作起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相守一生 她和周总理的爱情是相互奔赴的,是甜蜜且神圣纯洁的,两人相濡以沫,相伴一生,很遗憾没有留下子嗣。其实早些年邓颖超和周总理是有一个孩子的,但是正逢乱世,他们的孩子不幸夭折。 那时身体虚弱的邓颖超还没来得及从失去爱子的悲痛中走出来,紧接着就遭到“白色恐怖”的摧残。她带着母亲踏上了艰苦的逃离之路,一路上颠沛流离,历经磨难,邓颖超因为没有得到好的休息和照顾,导致一生无法怀孕。 邓颖超和周总理虽然没有孩子,但是他们收留了很多孤儿,将他们视为己出,细心照料。这些孩子也很争气,成人后在不同的领域有了一番作为。 结语 邓颖超作为“治国八老”立下赫赫战功,对丈夫反对自己担任副国级的职务这件事没有任何不满,一心只为祖国事业日夜操劳,直到她年过八旬时才被中央领导极力推荐为正国级的委员会主席。 他们淡泊名利,不求回报,也从不会利用自己的权利谋取私利,也从不搞特殊,一直默默奉献,爱岗敬业。 pdf怎么编辑修改内容 https://www.pptmuban.com/pdfzhuanjpg/254.html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