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网关 https://www.dsliu.com/TrunkGateway/4823.html 本报讯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上海很早就尝试过是否应该在A股市场或者说上海股票市场开辟一个国际板,这一想法虽然当时可能时机还不太成熟,但是从现在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研究推进相关内容。 在周小川看来,受新冠疫情的冲击,金融中心概念发生了变化。过去认为需要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集聚,才能把国际金融中心办成办好,所以推进金融中心建设非常注重产业聚集性。疫情以来发生了变化,这要求我们要抓住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要点。 周小川表示,发展国际金融中心首先是资金大量的有进有出,另外是筹资主体也即发行人有国内的有国外的,一个必要的推进条件就是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中国大概20多年前即提出要使人民币变成可兑换的货币,后来遇到了亚洲金融风波,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2003年中国又明确指出要推进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近30年来,资本项目可兑换要考虑时机是否成熟,要考虑利弊比较,当然也讨论可兑换的程度。 “从时机方面,如果经济发展早期,监管不成熟的情况下,利小于弊,经过一段发展成熟了,就利大于弊。”周小川说。 周小川强调,可兑换说起来是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兑换,但实际上往往是三方面的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这三方面分别是汇率体制、兑换的体制和交易的汇入汇出,这三个环节如果作为价值判断是很困难的,因此要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现实要求的角度出发。 “在当今世界的现实情况下,既然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就是要让国内和国际的各种投资机构认可,各种发行实体认可,这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不是一种抽象的讨论。”周小川说。 在周小川看来,要让国内外投资者接受和认可,核心环节还是投资者保护,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首先要保护相当大量的中国投资者,他们可能也通过这一市场投资“一带一路”沿线的上市公司,当然也要保护国际投资者,因此提高有关准则,提高透明度,提高监管的水平和能力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是国际板重要的内容。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