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速腾信息网 2021-11-19 450 10

学生问卷频现“自杀”字眼,上海长宁区教育局致歉:对问卷内容审核把关不严

步进电机驱动器 http://www.zsmy.cc

11月19日上午,长宁区教育局致歉,称接家长投诉,反映本区部分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内容不适当,长宁区教育局已要求停止该调查问卷工作。

日前,经初步核查,长宁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长宁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对问卷内容审核把关不严,引发学生困惑和家长担忧,对此致以诚恳的歉意。

长宁区教育局表示,将进一步调查处理,并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严格管理,密切家校沟通,共同守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

九派新闻此前报道,近日,上海市长宁区部分小学给学生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设计的内容频现“自杀”字眼,引起了家长们的担忧,不少家长觉得问卷内容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11月18日下午,九派新闻联系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学校表示已知晓事件情况,后续由长宁区教育局跟进处理,校方不便回应。

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工作人员也对九派新闻表示,教育局正在了解,学校在等待教育局的处理,不作任何回复。

武汉晨报记者肖洁实习记者罗伊洁

【来源:九派新闻】

此前报道

专家谈上海中小学生心理问卷:应避免在题目中出现使用“自杀”等负面词语

“最消沉、最忧郁的时候,你已着手写自杀遗言了吗?”“你‘被动自杀愿望’的程度如何?(如,希望一直睡下去不再醒来、意外地死去等)”……近日,上海市长宁区多位学生家长陆续发现,这类询问自杀相关情况的问题,出现在学校给孩子的调查问卷中,且占去问题数量的近三分之一,这让家长们有些难以理解。

让家长们同时担心的是,调查问卷还让孩子接触到“自杀”这一领域,学校和教育部门是否会有举措来避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目前,长宁区教育局表示已就此事展开调查,后续处理有待官方通报。

教育专家对极目新闻记者表示,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普查时,相关单位在制作问卷时应合理设计问题,注重平衡全部题目的倾向性,避免使用“自杀”等负面词语。

心理问卷上百道题多显消极

极目新闻记者从长宁区一名小学生家长处获取到调查问卷,共有120余道题目。

问卷开头的指导语称:“下面列出了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根据你在过去两个星期里的实际情况,从每一组中选出一句最符合你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的句子。”最开始的几道题目要求学生作答父母学历、婚姻状态、收入等信息。记者注意到,在最初的五十多道题目中,多数题目的可选项均显得消极:“我偶尔/经常/总是不高兴”“我的表现一直/经常/偶尔像个坏孩子”“所有/许多/少数不好的事情是我的错”“我恨/不喜欢/喜欢我自己”……

第58题至95题,几乎都是与自杀相关的题目:“你最消沉、最忧郁的时候要活下去的理由胜过你要死去的理由吗?”“你最近一周主动尝试自杀的愿望程度如何?”“最消沉、最忧郁的时候,你是否让人知道自己的自杀想法?”

家长担心心理问题设计不合理

长宁区一位小学生家长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的孩子填写问卷后,没有和她聊起相关内容。她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初衷表示理解,但她认为问卷的内容过于负面,可能对小孩有不良影响。

网传的包玉刚小学家委会给长宁区教育局的建议信中,家长们指出了问卷存在的不合理之处:通篇负面消极的语句描述、不恰当引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答案有效性堪忧等。家长们表示,如果学生因问卷的负面情绪产生不好的想法,教委是否会提供心理咨询支持?家长们认为,问卷前期需要就目的、方法等对学校及相关负责老师充分培训沟通,以确保不会产生衍生问题。

18日,调查问卷的内容在网络引发争议。有网友表示,作为成年人,看过问卷中的题目觉得压抑,更不应该让中小学生接触。有网友表示理解问题的目的,如果换问法会比较合适。还有网友认为,在问卷准备、下发的过程中,少有工作人员认真看过题目。甚至有网友担心,问卷里集中的关于自杀的题目可能诱发学生的自杀行为。

极目新闻记者获取到长宁区一所公立小学发给家长的情况说明。校方称,涉事调查问卷由教育局德育科下发,学校和老师没有提前知悉问卷内容。目前已向区教育局分管领导报告,相关政府领导已着手处理此事。18日下午,长宁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时表示,事件目前正在处理过程中,将会有完整的处理意见。

上述情况说明中还提到,该校校长得知后认为,问卷内容不恰当,已布置老师立刻全面了解问卷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设计课程内容和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学校近期会请专业机构安排课程,有针对性地对有关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尽力降低问卷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今后涉及学生的内容,老师都会重点审查。

专家建议避免在题目中出现“自杀”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教育部日前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普查时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涉及学生的隐私、因题目的倾向性对学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问卷调查并非了解学生心理的最佳方式,如果家长可以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心理教师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咨询,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和救治,这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从现实情况出发,目前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尽量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心理专任教师。

中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委会荣誉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晓边对极目新闻记者表示,如果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学生有无自杀等负面情绪,相关单位在制作问卷时应合理设计问题,除了符合心理学评价量表的科学要求,如可信度、有效性以外,还要平衡全部题目的倾向性。问卷中的部分问题可以运用较为积极的问法,不应全部从消极角度设置问题。考虑到调查对象是中小学生,应妥善处理涉及自杀的题目,尽量避免在题目中使用“自杀”等负面词语。郑晓边教授说,采用问卷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是唯一方式,还可以通过访谈和学校家庭学习生活观察等多种途径进行,调查目的不仅仅是发现问题,还要设法协助学生走出困境,积极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引导他们和家长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与行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速腾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速腾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