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B面:无隐私不健康? 无论是智能穿戴硬件的井喷式发展,还是各大互联网公司借助大数据以及云服务推出智慧医疗服务,最终受益的都是用户。 但其代价就是,用户必须向科技公司奉献自己的个人隐私数据,以此换取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服务。 比如Apple watch的心率检测预警帮助了部分用户预见了可能存在的心脏问题风险,并且及时地进行检查,“防摔倒服务”的确帮助了许多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及时呼救,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一块不起眼的智能手表,此时此刻,也许就正在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但是这也就意味着你无时无刻都在被科技公司后面的“云平台”监视着。 各大公司纷纷开始布局医疗产业,会给我们带来更精准地检测心率设备,曾经也许普通大众不会在家里准备一台测量血氧的专业设备,而现在仅需要一块手表,我们就能全天候地时时检测自己的血氧,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也让我们能更便捷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为了健康而让渡隐私,值得吗?我想很多用户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可是当公司布局智慧医疗的同时,又利用用户的隐私数据与医疗企业达成生意合作的话,对消费者来说显然是不利的。智慧医疗+智能穿戴的布局发展究竟能给用户带来多大利好,还是会给用户带来无穷的困扰,同样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 许多的科技公司开始思考,是不是通过VR串联起的“元宇宙”能成为下一个互联网的风口,却没有发现每天加班,熬夜,鲜少运动的用户实然存在着对于健康监测,对于运动记录运动提醒的需求。 未来会通过VR展现在眼前,还是集中于智能穿戴设备,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各大公司的投入,大数据,AI,云服务确实能让我们享受到更好的更便利的智慧医疗。 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某一天我们或许不需要真正走入一家医院进行体检,只需要佩戴一块手表,打开一个App,里面就会有一个专属于你的私人AI医生,为你汇报你的健康状况。 同样,我们依旧需要警惕,在科技设备无时无刻不在检测我们健康的同时,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隐私,公司布局智慧医疗与医疗企业合作又怎么防止隐私泄露,政府又应该怎么监管这部分用户数据的泄露,都应该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科技让人向往,但背后的数据权力让渡同样让人恐惧。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